“疫”不容辞 逆向前行:徐房集团两名驾驶员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疫情的发展,“战疫”最前沿需要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驾驶专用车辆,将确诊、疑似或发热人员转送到指定隔离点或医院。在得知驾驶员人手不足以及该项任务危险程度的情况下,来自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的两位驾驶员徐仙良和陶海峰仍无惧风险,第一时间报名,并与汇成集团和国投集团的驾驶员们组成五人志愿者小队,从大年初三开始就投身忙碌的转送任务,为疫情防控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徐仙良和陶海峰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具备较高的驾驶能力,同时还对徐汇区内的道路非常熟悉。他们深知疫情紧急不能耽误一分一秒,在经过专业的防疫培训后,立即上岗进入战斗状态。在问起现在所做的工作时,他们腼腆一笑,淡淡地说:“没什么特别的,这都是应该的。我们本来的工作就是驾驶员,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
徐仙良从大年初三开始执勤。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戴好帽子、口罩、护目镜和手套,套上鞋套,并确认全套防护完成后,他还拿出手机自拍了一张,自豪地说:“我要发给我女儿问问她爸爸帅不帅。” 由于当时人手不足,连着两天他都是从早上8点一直执勤到晚上11点,一天工作15个小时,虽然身体很疲惫,但他丝毫不马虎。
陶海峰于大年初五加入,至此一共五人的驾驶员团队集结完毕。他们的执勤时间也分成了日、夜两班,但随着疫情的发展,转送任务依然忙碌。
徐仙良和陶海峰被分到日班,每天执勤时间为8点-17点。待命时他们精神高度集中,一旦收到转送任务,便即刻启程前往指定地点,偶尔会遇到转送人员不愿上车的情况,他们都耐心劝说。实在劝说无效时,他们就联系相关医务人员或派出所民警前来协助,直到顺利完成转送任务才安心返回基地休息。随着转送工作的深入,他们每天的任务量也逐渐增加,偶尔还会收到外区的调度任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细致规划路线,确保转送任务顺利完成。
执勤期间,他们还需要克服一些“小插曲”:为节省宝贵的防护服,他们在执勤时尽量不喝水,实在口渴,就稍微用水润润嘴唇,口罩和护目镜在他们脸上留下明显压痕,耳后也被磨肿,但这些他们都已习惯。另外,由于需要保持空气流通,转送人员时必须关闭车内空调,并将驾驶座两侧车窗完全打开,疾驶的车辆带来阵阵冷风,他们仍坚定如初。
抗“疫”工作仍在进行,徐仙良和陶海峰两位驾驶员此刻依然奋斗在抗“疫”前线,两人互相搭班,轮流休息,确保徐房集团至少有一人在转送工作一线出力。他们用自己的本职所长,在抗“疫”前线逆向前行,争分夺秒完成每次转送任务,守护更多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