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内同行先河:公司首批近6000吨出口航煤发往上海自贸区
2013年12月11日,我司举行“中国石化航煤首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洋山保税港区启动仪式”,公司总经理侯晓明致辞,见证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并指出:此次航煤“以出顶进”流程的打通,建立了全新的成品油出口模式,不仅为公司建设“效益高桥”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中国石化成品油出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下午,满载着近6000吨出口航煤的“海鑫油603”海关监管轮驶离高桥石化黄浦江3号码头,正式发往洋山保税港区。此举标志着中国石化首批成品油通过上海自贸区出口进行贸易,为中国石化利用自贸区的政策开辟成品油出口贸易新途径奠定了基础,也是国内能源产品类成品油首次进入上海自贸区进行实物交易。
作为中国石化距上海自贸区最近的企业,高桥石化高度重视上海自贸区设立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机遇,未雨绸缪开展工作。8月底,公司总经理即要求中心组成员关注上海自贸区的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吃透相关政策,把握主动为企业建设、发展服务。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以后,又及时与上海市有关部门联系,邀请专家授课,并成立了工作小组认真研究、积极利用自贸区的有利政策,抓住身边的机遇。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公司领导要求,深入研究上海自贸区的特性和优势,结合已有的来料加工业务,积极探索。经了解作为上海自贸区管理范畴内的洋山保税港区目前尚没有原油罐区,但却有着罐容较大总容量达106万立方米的成品油罐区,其中航煤罐的容量为22.5万立方米。根据自贸区规定,若相关油品能发到该罐区即可成为出口产品,即若采取“以出顶进”的贸易方式将公司航煤产品发往洋山保税港区,则不仅可以简化相关出口业务流程,加快公司的油罐利用周转率,节省出口产品的运费;而且还可直接销售配置计划外生产的航煤,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合作方中航油公司来说,除了有利于其进口航煤的保供,且节约运费外;还可将油品发至国内任一国际航线飞机使用,或销往国内外的任何地方。这一双赢举措得到了各方的支持。
9月中旬,在上海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处、浦东和洋山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洋山海关、中航油、洋山申港国际石油储运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共同推动下,公司顺利完成利用洋山港罐区开展成品油出口操作模式的可行性研究。12月5日,公司再次与以上各单位协商根据自贸区政策,通过采用海关监管船将高桥石化“以出顶进”航煤运到上海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内,采用先将油品送入海关监管仓、后报关的方式,将“以出顶进”航煤作为保税油加入国际航线飞机或进行第三方贸易相关事宜,落实确定各部门、单位的相关职责,确保顺利交接。
12月10日,海关监管油轮“海鑫油603”靠泊公司3号码头收装航煤。跨出了我司利用上海自贸区优惠政策,打通全新成品油出口模式全流程的第一步。
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 法律事务处 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