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诚信花开春满
全市合同信用促进会认真学习贯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2025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奋力推进
市合同信用促进会第四届理事会
加强沪苏协会交流 共促企业信
乐贵忠会长走访调研上海新建设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成立20
廿年臻心笃守 诚信花漫申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
关于表彰2024年会员发展工
关于印发《上海合同信用促进会
沪合促〔2025〕1号
感谢信—致全市合同信用促进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为企业赋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交
关于印发《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
关于确定2024-2025年

2016第二期《船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初探》

发布日期:2016-5-17 [字号: ]

    我国的“十一五”规划强调技术创新。技术的研发、管理和应用,其实质就是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使用。要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需要将技术管理制度提升到知识产权战略的高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概论
(一)知识产权战略概述
战略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顺推之,知识产权战略也就是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全局性、高层次的筹划与指导。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决策层围绕企业战略,运用知识产权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特性和功能去寻求市场有利地位的战略。它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包括两部分内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集中表现。企业竞争力的支撑要素是知识,企业竞争力的本质是知识竞争力。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良好规划和有效实施,对于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无疑大有裨益。
2、增加企业利润来源。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现在,国外企业越来越强调以已有知识产权的有效利用和市场合作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交易,从排他垄断转变为更积极的许可与合作,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不再仅仅是成本的投入,同时也可从中获取利润。
3、帮助企业尽可能规避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已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巨大优势的美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二、船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一般程序
1、确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
不同的企业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各异。我们认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典型的知识产权战略:
(1)自主创新、技术占领市场战略
自主创新有两种方式:原创创新和集成创新。企业在实施该战略时,可以只采用其中一种方式,也可以两种方式兼用但以其中一种为主。
 原创创新。原创创新是指前人没有的创新,或者在别人创新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创造的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美国的贝尔实验室,每年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其投入的资金相当于中国大型企业的销售收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每年的研发投资高达10亿美元,约占其销售额的10%。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涉足一些新兴的技术领域,比如:芬兰诺基亚在移动通信领域,印度在软件领域的后发制人。
 基于已有技术的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是新技术、新知识在内在逻辑基础上的有机结合。世界上许多创新都是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通过技术集成而产生的。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传输技术的集成,核电技术是核蒸气供应系统与常规电站技术的集成。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曾明确指出,阿波罗计划没有一项技术是新的突破,都是对原有技术的集成。
(2)知识产权合作战略
 与其他占据知识产权优势地位的企业进行合作,以迅速实现市场准入。
通过合作取得知识产权,即通过引进、合资、合作、实施许可等方式取得知识产权,可迅速实现市场准入,从而节省大量的研发投入。这种战略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出口的循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日本的企业在这方面不乏成功先例,我国的上海大众公司在这一点上做得也比较成功。
 通过与海外企业的并购来收购知识产权
通过收购企业取得知识产权,这是彻底的拿来主义,连别人的研发团队也一并收购,海尔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迅速实现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当然收购的价格是昂贵的,而且对某些于一国而言较为重要行业的收购,往往会受到政治的干扰,中石化收购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失败就是实例。
(3)知识产权许可经营战略
通过出售或许可他人使用知识产权(即许可证贸易)等方式,实现销售收入的增加。国际上有些专利公司自己不生产,仅靠出售或许可就取得了可观的收入,比如B&W公司和苏尔寿公司、GTT公司就靠出售技术取得收入。
2、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应考虑的因素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纲领性,并融入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
(2)从现实情况出发,立足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兼有适当的前瞻性,同时要以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为依据。
(3)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要求;评估市场需求和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分析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实力。
3、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
(1)建立一支队伍,由技术、财务、法律、市场等方面的人员组成。
(2)进行知识产权现状调查,以掌握企业拥有的包括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版权等的知识产权情况,并建立登记制度,并且最好每年清理一次。
(3)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处于哪个阶段;分析企业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对手的力量对比,市场的未来需求。
(4)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战略。
(二)中国船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选择的分析
1、世界造船业的知识产权状况
我国船舶工业自1995年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三的地位。发改委提出要在2015年打造第一造船国。国防科工委提出的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接近日本、韩国当时的水平。
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造船企业陆续地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如:针对LNG船绝热箱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专用憎水膨胀珍珠岩;由大连船舶重工设计建造的世界先进、多年占据市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1万吨成品油船———阿芙拉型成品油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连船舶重工同韩国合作,学到了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其标志就是首次为伊朗船东成功设计建造中国第一艘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以后,开始了自主设计,打破了日、韩等造船强国对超大型船舶建造领域的垄断局面。
虽然中国造船业居于世界第三位,但是在高附加值船舶产品方面,中国造船企业在技术上仍旧受制于国外企业。比如LNG船舶的建造,我国只有购买GTT公司的专利技术,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专利使用费。此外,中国船用设备配套能力已经成为中国造船业最明显的“软肋”。由于国内配套企业在引进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消化、吸收、创新,没有把国外的技术变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中国造船的国产机电设备配套率不到50%。由于配套行业水平低,中国造船业不得不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配套产品,从而大大压缩了中国造船业的利润空间。
2、中国船舶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我们认为,根据中国船舶业的知识产权状况以及与世界造船同行力量的对比,船舶企业应该选择以知识产权合作为主的战略类型,在引进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消化吸收,然后再提高、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比如LNG船舶的建造,就应以知识产权合作为主,辅之以制造技术的研究。与此同时,可以尝试在高尖精船舶产品上进行自主创新,且应以集成创新为主,原创创新为辅。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一)分层次
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策略
 
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战略是纲领,所有策略、管理必须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展开。
知识产权策略是手段,是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战略实施的中坚。
知识产权管理是基础,缺乏这个基础,任何战略、策略都是空谈,当然特别要注意收集和引用专利文献检索系统,同时做好各种基础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二)知识产权策略
1、知识产权策略简述
知识产权策略是指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而计划采取的手段,包括创新策略、激励策略、申请策略、保护策略、经营策略等。
创新策略。主要解决以何种形式进行技术创新、以及采取什么制度来保证技术创新。
激励策略。主要解决如何通过制度使技术人才在研发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申请策略。主要解决科研开发方向、技术成果是否申请专利、处理不申请专利的成果,在何处及何时申请专利等问题。
保护策略。主要解决在公司内部如何通过制度保证科研投资较有效率地获得知识产权等问题。
经营策略。主要解决向外部获取知识产权时、将知识产权市场化时采用何种形式和如何操作的问题。
2、船舶企业知识产权策略的选择
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后,船舶企业可以选择相应的知识产权策略,但要有侧重。以下我们分析几种船舶企业可选择的知识产权策略。
(1)创新策略。正如前述,宜以集成创新为主,当前应充分运用高校资源和船舶科研院所的资源,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加快船舶科研成果的产品化进程。江南造船集团与上海交大的战略合作、沪东中华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进行的浅吃水肥大型船舶开发,就是比较成功的例证。
(2)激励策略。船舶工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力三密集的企业,如何留住人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但由于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为技术人才提薪,因此,应充分运用国家关于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比例提高(1.5%上升至2.5%)和鼓励科研投入的机遇,研究制定自身的知识产权激励策略,为技术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条件。
(3)申请策略。一般来说,对于船舶企业中的民用技术,应尽早申请有关的专利,比如,快速搭载技术,就应申请专利,公开后还可为企业增加一定的利润,而对于纯军用技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不宜申请专利。
当然,并非所有的民用技术都可以毫无例外地使用申请策略,以美国的可口可乐为典型。三维建模技术关系到船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公开会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减弱,对于这类技术应当考虑采用专有技术的方式加以保护。
(三)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是企业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持、引进,情报管理工作,保密制度的建立,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签订与实施、教育培训工作等等。笔者认为,我国船舶企业在集团公司层面宜设立知识产权本部,负责制定、实施本集团的知识产权战略,指导所属大型船舶企业制定和实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某个船舶企业,可以成立由总经理(厂长)为主任委员的知识产权委员会,全面领导和协调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技术中心下设知识产权处(室)作为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和落实日常工作。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 上海合同信用网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拷贝本站所有内容 违者必究
上海市合同信用网电话:64753202 技术支持电话:13601900222   Email:huerming@qq.com
由上海申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和后台保障 沪ICP备0602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