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诚信花开春满
全市合同信用促进会认真学习贯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2025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奋力推进
市合同信用促进会第四届理事会
加强沪苏协会交流 共促企业信
乐贵忠会长走访调研上海新建设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成立20
廿年臻心笃守 诚信花漫申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
关于表彰2024年会员发展工
关于印发《上海合同信用促进会
沪合促〔2025〕1号
感谢信—致全市合同信用促进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为企业赋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交
关于印发《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
关于确定2024-2025年

嘉定区(简讯)

发布日期:2025-4-23 [字号: ]

从追赶到超越!这家嘉定企业用30年打造“水系统心脏”的冠军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泵业的龙头企业,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扎根嘉定三十载,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致力于解决水资源利用中最富挑战的课题,不断推动泵产品的更新迭代,并逐步实现国产替代、产业升级。
    今年是上海凯泉成立的第30年,站在而立之年回望过去,2024年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的“清水离心泵”,完整见证了这家民营企业从初创到壮大的历程。

    六次迭代,领先行业5%
    清水离心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千家万户的空调制冷、集中供热系统,到工业制造中的冷却循环系统,都离不开这一“水系统心脏”的高效运转。
    回望行业发展历程,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泵业面临不小的挑战。彼时,国内企业受限于起步较晚和技术积累不足,市场几乎被国际品牌垄断。作为行业先行者的上海凯泉,在凭借清水离心泵打开市场后,便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外资品牌的技术壁垒,打造更高效能的清水离心泵?

    “我们始终将效能突破作为研发清水离心泵的核心课题。”产品总工施勇说,这些年来,为了提升清水离心泵的效能,上海凯泉组织了一支由近700人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全力开展产品能效提升的科研攻关。
    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研发团队聚焦水力模型这一核心,采用先进设计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试验验证相结合,历经大量的模拟分析和水力样机测试,研发出了最先进的水力模型。在研发模式创新方面,上海凯泉率先将3D打印等新技术引入传统研发流程,使得研发进程缩短3倍以上,大大加快研发成功率。

    此外,上海凯泉还创新采用覆膜砂铸造工艺,与原来的黏土砂相比,这种高精密度的工艺能够使得泵产品表面更加光洁细腻,也因此不易变形,品质等同进口产品。“这种工艺不仅使清水离心泵的部件拼合非常紧密,还能在实际运行中把损耗降到最低,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水流运行中的阻力,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施勇表示,经过六次技术迭代,上海凯泉最新一代的清水离心泵水力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泵效率领先行业5%,产品性能已超越同类进口产品。
    第六代清水离心泵推出后,迅速获得市场青睐。以歌尔股份为例,该企业原先采用进口泵与国产泵各占50%的采购方案,在采用凯泉第六代清水离心泵产品后,就完全取消了进口品牌。据测算,使用凯泉产品后,一年能够帮助用户节省20万度电,大大降低了后期的运营成本。
    智能制造助力产业升级
    走进上海凯泉位于安亭的数字化工厂,机械臂精准加工泵体零部件的场景映入眼帘,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项生产数据。作为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上海凯泉积极推进泵产品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构建起一套集实时运行监测、故障自诊断和智能预警于一体的智慧运维系统。

    在质量管控方面,上海凯泉建立了贯穿全流程的严格品控流程。在工厂内走一圈,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测试中心和平台。对于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凯泉产品赢得市场信赖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凯泉率先在行业内建立了标准化噪音测试间,每台产品都需通过严格的静音测试。“我们每台泵产品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达标后才会交付客户。”施勇强调。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能效,上海凯泉不满足于单一水泵产品的生产,还创新推出了凯泉GXS高效智能模块泵组,通过大中小泵组合,配合智能调控系统,确保设备在任何工况范围内都能保持能耗最低、效率最优的状态。
    “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对我们企业而言意义重大。”施勇表示,“过去几年,进口品牌确实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我们产品性能的持续突破,这一局面正在改变,相信未来‘指定进口品牌’的情况将不复存在。”未来,上海凯泉将以“制造业单项冠军”为动力,以“引领中国泵工业的崛起”为信念,继续书写民族品牌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嘉定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
2025年4月23日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 上海合同信用网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拷贝本站所有内容 违者必究
上海市合同信用网电话:64753202 技术支持电话:13601900222   Email:huerming@qq.com
由上海申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和后台保障 沪ICP备060263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