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
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
第一部分 2011年工作小结
2011年,是合同信用促进会“政会分离”后独立运作的第二年,针对“日常认定年”的特点,促进会着力通过内部建设和外部交流,推进合同信用的品牌建设。在市工商局的领导和各工商分局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各区县促进会和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主要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培训,发展会员,做好合同信用等级的日常认定工作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秘书处于2011年5月26日召开区县合同信用促进会秘书处负责人会议,部署2011年的合同信用等级日常认定工作,要求各促进会积极稳妥、扎扎实实地开展有关业务活动、做好会员发展、合同信用培训以及合同信用的日常评估和“守合同、重信用”的认定工作。
各区县促进会按照会议要求,积极响应,着力开展会员的培训工作和日常认定工作。据统计,参加培训的会员近2000人次,参加2009-2010年度合同信用评估与等级认定的会员226家,其中嘉定、奉贤、浦东、宝山、闵行等区县的参评企业数居前。
二、通过制度建设和软件升级,进一步规范合同信用评估
为规范信用评估机构对企业合同信用的评估行为,保持合同信用评估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保障参评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参加企业合同信用评估的机构进行审核,择优遴选出符合标准,并具执业操守和社会公信力的信用评估机构,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于2011年1月出台了《关于信用评估机构参加企业信用评估的管理办法(试行)》(沪合促〔2011〕3号),对合同信用评估市场的准入标准进行了规定,对评估机构的遴选做到有章可循。
同时,结合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批准市促进会的“上海市企业合同信用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改造”项目,秘书处深入各种类型的会员单位进行调研,并听取各区县促进会和各评估公司对评价软件的改进意见,会同上海立信天友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上海市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系统及评估软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评价软件将在明年的评估中正式启用。
三、 创办会刊,打造宣传平台,提升合同信用的影响力
会刊是促进会宣传诚信理念、提升会员形象、实现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促进会今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于2011年5月24日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定由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和各区县合同信用促进会共同创办本会会刊《上海合同信用》。在各促进会和会刊编辑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个月多的精心策划与编排,《上海合同信用》创刊号于在2011年9月出版,并送达广大合同信用促进会会员。2011年9月14日,秘书处召开《上海合同信用》会刊专题工作会议,对《上海合同信用》创刊号的工作进行总结。会议围绕会刊创办的整体计划、版面的编排、稿件的校对、印刷的质量、访谈对象的征稿、各方的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区县促进会对会刊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为提升第二期会刊的质量积累了经验。
四、赴苏、皖学习交流,联合打造苏、皖、沪企业合同诚信品牌
为进一步弘扬“守重”精神、提高企业参与“守重”活动的积极性,联合打造长三角企业合同诚信机制,秘书处于2011年4月12日-14日邀请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并组织浦东新区、闸北区、宝山区等区合同信用促进会,赴江苏、安徽两省进行学习、交流。在为期三天的学习、交流期间,上海市工商局合同处李通处长向两省同仁介绍了上海市从去年起“政会分开”的情况。江苏省工商局合同处处长兼江苏省企业信用协会秘书长谭阿宁、安徽省工商局合同处处长兼安徽省企业合同信用协会秘书长方向东、副处长卫琳分别介绍江苏省、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江苏省仍称“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开展情况。由于政府支持、政策扶持,在江苏、安徽两省企业争创“守合同重信用”的热情高涨,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通过学习深受江苏、安徽两省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启发,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取得相关部门的配合,可以起到借力作用,在社会上造成广泛影响,吸引更多诚信企业加入“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经过三天的座谈、交流和考察,三地同仁达成了共识:将“守合同重信用”这一品牌在长三角地区做大做强,并表示在适当的时候,共同合作,互相配合,启动长三角“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联动机制。
五、表彰先进,激励斗志,弘扬诚信
为了弘扬诚信,振奋精神,激励各促进会和广大会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诚信建设和促进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1年3月23日下午,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在市工商局五楼多功能厅召开了先进单位和优秀合同信用管理工作者表彰大会。市工商局徐枫副局长、合同处李通处长作为业务主管单位领导应邀出席并在主席台就座。各区县工商分局合同科科长、促进会负责人和58名优秀合同信用管理工作者等110余人出席了会议。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同信用促进会等6个单位荣获合同信用促进会先进单位,上海市卢湾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等6个单位荣获合同信用促进会优胜单位,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许海兵等58人为优秀合同信用管理工作者。大会向先进单位和优秀合同信用管理工作者代表颁发了奖状和证书。通过表彰大会,交流经验,增强了凝聚力和斗志,使大家对促进会的未来更有信心。
六、紧紧依靠政府力量,借力宣传,提升合同信用知名度
2011年5月6日,由工商徐汇分局、徐汇区科委、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联合主办、徐汇区合同信用促进会等协办的“2011年创建诚信企业宣传月”启动仪式在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举行。动员和号召园区各企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诚信企业创建活动中来,并通过开展合同信用评价活动,授予合同信用A级以上企业“守合同重信用”荣誉证书。会上,市促进会张大镇秘书长向漕河泾开发区的企业介绍了他们所关心的全国工商系统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情况,以及合同信用等级评估的程序的内容。
2011年6月13日,闵行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召开三届一次会长扩大会议。会议邀请区委常委、区政协副主席李梦麟、副区长程向民、原区委副书记乔正余以及区委办公室、区委统战部、区民政局、区税务局、工商闵行分局的领导。会上,李梦麟、程向民等区领导发言,表示要支持促进会的工作。
2011年6月28日,宝山区合同信用促进会召开二届八次理事会,通报了获得区政府专项资金奖励的会员名单。根据宝府办[2011]26号文件,对首次认定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万元;连续三次信用等级认定为“AAA”级的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万元。此次,宝山区合同信用促进会共有32家会员企业获此殊荣。宝山区政府的专项奖励举措极大地鼓舞企业参与合同信用等级评定、争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热情。此举也将在上海市的合同信用等级评定和“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开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部分 2012年工作要点
一、全力以赴,做好2010-2011年度企业合同信用评估与等级认定工作
做好2010-2011年度企业合同信用评估与等级认定工作是2012年促进会的首要工作。由于2012年是企业合同信用集中评估与认定的年份,届时参评企业数量多,工作力度大,各促进会和评估公司务必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关于开展2010-2011年度企业合同信用等级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的各项要求,力争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集中评估工作,2012年8月底完成集中授证工作。
二、深入宣传,发展会员,努力扩大“守重”活动的参与面
多种渠道发放宣传资料,在当地有关媒体和政府网站上做些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企业了解合同信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让企业了解加入促进会对企业的帮助。要充分发挥理事会和促进会秘书处的作用,依靠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街道、经济小区、科技园区、行业协会等的支持,主动联系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借助多方力量,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努力扩大会员数量和参评数量。
三、继续做好会员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举办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和经济方面的知识讲座,以帮助会员单位提高法律意识,开拓工作视野。继续开展企业合同信用培训工作,帮助企业不断地提高合同管理水平。认真组织会员单位学习考察,同时鼓励和推动会员单位和区县促进会分组、分片开展活动,增强互相交流,沟通联系协作的力度。
四、继续做好促进会会刊各项工作
各促进会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会刊是促进会共同的会刊,办好会刊要靠各促进会与编辑部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动会员单位广泛来稿,扩大会刊的订阅范围。编辑部应当加强与各促进会的沟通,扩大稿件内容的原创性,加强稿件的校对工作,提高印刷的质量。改进邮寄环节的检查和验收,确保会刊寄到会员单位。使促进会会刊成为一本有较高可读性和创新性的精品刊物,真正成为促进会的一张名片。
五、继续做好与政府部门沟通,争取更大的支持
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促使政府部门在使用信用报告上做些制度性安排,扩大合同信用等级和“守合同重信用”的认定结果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力度,例如在著名商标、政府采购、文明单位评比、财政扶持、食品药品企业监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等方面,对合同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给予优先考虑或者加分。
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开展情况,争取有更多的区(县)政府对获得“守重”称号的企业给予各种奖励和资助。
继续邀请市工商局合同处领导带队,赴外省市学习交流,介绍上海市开展“守重”活动的情况,学习外省市开展“守重”活动的经验,形成更广泛的各省市之间的交流平台。
二O一二年一月四日
主题词: 促进会 工作 总结
送:各会员单位
抄送:上海市工商局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秘书处 2012年1月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