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启动,开拓创新,不断推进企业合同信用建设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第一届年会顺利召开
2005年1月27日下午,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召开第一
届年会。市工商局领导杨德锦同志到会并讲话。市工商局合同处处长薛九委应邀出席会议。
年会由张文蔚会长主持。张会长在致辞中对所有能抽出宝贵时间出席年会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全体会员对市促进会成立前后的建言献策和大力支持;感谢绝大多数的会员单位在本会成立之初,经费比较紧张的时候,能及时按章交纳会费,特别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等更是给予了更多的财力支持。所有这些都为市合同信用促进会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会长还对上海北方企业(集团)有险工司、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大型企业新申请加入市合同信用促进会表示欢迎。
常务副会长梅杰代表市促进会向年会作了2004年工作总结与2005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报告在回顾市促进会成立前后所做的八项主要工作时指出,市促进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上海企业合同信用评价体系全面建成,上海的企业合同信用评价工作初步实现了社会化、市场化。梅杰同志着重报告了市促进会成立后的工作思路,主要有:合同信用评价工作,着重于会员企业综合发展,积极协调有关各方面,提高“守重”企业知名度和“守重”品牌的社会利用度,籍此提高促进会的公信力;对企业会员的合同培训等活动,着力于企业会员单位领导,企业合同管理人员诚信意识的增强和合同管理水品的提升,籍此提高促进会的亲和力;与区县促进会的关系,着重于指导、协调、服务。业务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全市统一活动的组织和区县促进会的想做,肯做而难以做的工作,建立必须的活动制度,籍此提高促进会的凝聚力;发展会员,壮大组织,着手于打好基础,既要注重会员质量,也必须有一定的数量,籍此提高促进会的影响力。
参加年会的代表对梅杰同志的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浦东促进会的代表李南山认为,合同信用评价仍处在初创阶段,一定要使之成为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研究改善评估模式,让失信者付出更大成本,同时建立更多的绿色、快速通道,让守信者受惠。李南山同志还认为报告提出的培训工作很重要,虽然工作量大,但还是要加快速度。
副会长、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范幼元认为,市促进会提出的今年工作很有私立,一条条很具体。范副会长就“合同信用”的发展提出建议:要逐步树立一个品牌形象,即创造条件建立“企业信用论坛”,打响“合同信用”这块牌子,解放日报将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
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庆阳说,市促进会在成立后这么短的时间内,工作阐述清晰,很有思路。促进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合同是经济领域很重要的一环,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参加市促进会为的是服务与整个上海的人才市场,也通过合同联系各方的利益群体。因此,他们将考虑推荐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特别是涉及面较广的人才派遣合同,对不规范、缺诚信的合同和现象予以曝光。他还建议,市促进会要注重研究合同方面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一套合同信用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与上海、全国乃至国际接轨,使之更具公信力。
闸北促进会会长刘丹民要求市促进会和区促进会要多加联系,为更多的企业接受,持续有效地多开展一些活动。刘会长认为应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合同信用工作在社会上的合法性、公信力和认知度。
上海铁路局法律室沈国平主任和中港疏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正同志分别以新会员的身份在年会上表态。他们希望能够尽快了解合同信用评价的内容,参加合同信用等级评估,使企业信用上一个等次。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葛伟民副会长和徐汇促进会江立义副会长也在年会的讨论中发表意见。
市工商局助理巡视员杨德锦对市促进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表示赞同,认为工作和设想很全面,也很客观,有新的思考和举措,符合全市合同信用工作的实际。对新的一年工作,杨德锦提出两点要求:
第一、改革“守合同、重信用”评比方式取得丰硕成果。经过两年的合同信用评价工作试行,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由政府职能部门归制、指导,中介机构公正评估,企业自律组织认定等级的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获得了广大企业的认同,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举意义不一般,它标志着上海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组织体系全面建成,企业合同信用评价工作初步实现了向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有效过渡。这些成果在今年1月12日市政府召开的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他要求市促进会在这方面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二、促进会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合同信用评价体系,努力提升企业合同信用管理水平。杨德锦同志指出,国家工商总局2005年的工作安排提出“继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活动,促使全社会良好信用观念的形成”。市工商局也要求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将企业信用评估报告列入合同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扩大企业信用评估报告的使用范围。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合同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用于企业参与重大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中的资格认定,提高合同信用评价体系的社会公信力。”为此,他希望市促进会重点要在以下两发明有所作为:
1、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诚信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组织的功能与作用。促进会作为专业性质协会的社会团体,政府职能部门不适合做的,要转化给促进会去做。我们要做到帮助不包办,支持不越权,充分发挥各级促进会理事会的作用,发挥促进会对区县促进会的指导协调作用,使促进会这个新事物能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促进加强内部建设,依法办会,规范办会,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朝市工商局领导要求的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2、突出工作重点、力求取得实效。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合同信用评价体系,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权威性;二要抓好员工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会员的合同法律法规意识和合同信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防范能力;三要大力发展和壮大会员队伍,使促进会成为“诚信企业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