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助力民企高质量出海专题活
携手共进,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闵行
协会秘书处扩大会议暨会员下午茶(第
喜报丨热烈祝贺闵合促会荣获市促进会
市促进会领导李通莅临闵合促会调研指
闵行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塔牌&冶
2025“大零号湾”知识产权专场主
“她力量·春日雅集”女神节主题活动
【会员走访】会员单位 ——更酷科技
闵行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宣传资料
征集令
7月新一轮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公
关于开展2019-2020年度上海
告 示
参评“守重”企业需提交的资料清单
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程序
关于开展2018-2019年度上海
关于开展2016-2017年度上海

“做企业、当委员,都是事业

发布日期:2015-1-21 [字号: ]

“做企业、当委员,都是事业
——说阂行区政协委员、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慧琴
顾晓红
      “总投资16亿元,估计40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但我就是想做成这件事!”沈慧琴很坚定。一年前,新东苑以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了上海第一幅养老用地,被业内称为上海民营企业进军养老地产的破冰之举。
      上海首家持有型养老社区——新东苑。快乐家园今年3月在闵行区华漕镇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地处大虹桥地区,占地面积100亩,将建设15万平米的专业化养老服务设施。作为上海首幅公开出让的养老用地,该项目的落地对上海养老模式探索意义重大。这个项目的实践者,正是闵行区政协委员,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沈慧琴。
一个养老社区  投入爱的实践
      “总投资16亿元,估计40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但我就是想做成这件事!”沈慧琴很坚定。一年前,新东苑集团以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了上海第一幅养老用地——华漕镇MHSBOO01单元41-08地块,土地用途为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养老),被业内称为上海民营企业进军养老产的破冰之举。
      作为全国42个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闵行区希望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养老产业的先进经验,带动区域养老产业实质性发展。这一地块只能用于社会福和养老产业,所有物业长期持有,不得分割销售。“地块须满足中、高端养老需求,项目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此外,该地块建成养老项目后,须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为推进闵行区的养老服务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擅自改变该地块养老用途,区政府有权优先收回土地。”
      “快乐家园项目建成后仍将由集团全部持有,不出售。”沈慧琴说。投入商海廿多年间,风雨波折,她从普通文员做起,到带领员工艰苦创业,建立了集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资产经营等业务的企业。公司注重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协助政府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在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沈慧琴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创业女性、全国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像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善待入住的老人。“这是沈慧琴对新东苑·快乐家园员工的要求。根据规划,项目30%用于老人居住,公共活动空间占到70%;养老社区还配套150亩生态农庄,为老年人提供无公害绿色蔬菜。
一件养老提案  针对民情而呼
      进入深度老龄化的上海,养老服务滞后已成社会问题,去年年初,沈慧琴在区政协全会上提案建议推动扩大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如何将养老服务产业进一步推向社会化、产业化,将是老龄化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她说,相关政策的着眼点,要落在“鼓励愿意承担养老服务的企业与政府一起担起这一社会责任”。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化的运作,形成一个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产业生态,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她提出探索建立养老住宅社区,在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住家养老服务。“但目前养老院、养老住宅社区的土地是通过行政府拨的形式获得的,产权不明导致融资手段的匮乏”,应有土地出让政策方面的相关改革。来自有关职能部门的提案答复是:由于涉及到土地性质和养老设施建设的功能定位,在融资等方面依然存在政策限制,国家政策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我想为养老做些事情”,沈慧琴主持了一场“养老社区”论坛。来自养老、金融、医院、法律界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就“养老社区的经营模式”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议题包括房地产企业养老发展模式探索、金融机构如何支持养老产业、养老行业的职业培训等。
      对于持有型养老社区开发运营中的困难,沈慧琴坦言:“现在碰到的问题不少,养老用地难以进行抵押和融资,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养老服务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新东苑·快乐家园面临的问题,正是养老社区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沈慧琴坚持说:“项目必须做精。培训,我们先自己请老师编教材上课,一个环节也不能放松,这样才踏实“。
一曲沪剧乡音 为社区居民而演
      初夏,拥有逾于座位的闵行城市剧院座无虚席,连走道上也挤满了观众。由民间沪剧团体“七一艺社”30多名团员排练的沪剧经典剧目《大雷雨》在这里为社区居民义务上演。
      舞台上,女主角刘若兰的扮演者以甜糯圆润的唱腔,把人们带到了故事发生的上世纪20年代。当台上唱到“人盼成双月盼圆”等经典唱段时,全场观众打着拍子投入应和。之后,《大雷雨》又连续在华漕、莘庄等镇上演,社区居民结伴前往观赏。
      女主角扮演者正是沈慧琴。她可不是普通的票友,她是著名沪剧演员诸惠琴的学生,《大雷雨》正是诸惠琴当年的经典剧目,沈慧琴曾是“七一艺社”最年轻的花旦演员。上世纪80年代末,沈慧琴初涉商海,但多年来她始终支持着沪剧艺术的传承。如今,她还是民办非企“七一艺社”的法人代表。
      身为闵行区政协虹桥镇联络组副组长的沈慧琴,在参与社区活动时发现。城乡居民对文化娱乐需求迫切,“应该让大家在家门口享受免费文化大餐”。沪剧一直是市郊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根植于春申大地,有深厚的基础。“七—艺社”的前身,是30多年前七一人民公社的“文艺工厂:’。让从小耳濡目染的乡音更加发扬光大,是艺社成员的共同向往和追求:去年,艺社曾排练沪剧折子戏参与了30多场公益演出,得到社区居民普遍好评。
      这次,沈慧琴从剧本、舞美、道具、排练等各个环节着手,带领全艺社成员,在来自上海沪剧院等的名家指导下,终于把一台完整版、历时2个半小时的原汁原味沪剧经典大戏,搬上了社区舞台。为了满足更多社区居民的需求,公益演出场次一加再加。
      “公益演出不仅事关个人和艺社,也是政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要特别用心。”沈慧琴坚定所持:“做好企业、当好委员,对我而言是事业。”
(摘自2014年9月23日《联合时报》)
 
     
    上海市合同信用促进会 上海合同信用网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拷贝本站所有内容 违者必究  
  上海市合同信用网电话:64753202 技术支持电话:13601900222   Email:huerming@qq.com
由上海申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和后台保障 沪B2-200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