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共渡难关
卷首语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中铁十五局集团在沪项目青年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冲锋在前,为加速建好方舱医院、快速打赢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青春力量!
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中铁十五局集团电气化公司青年突击队日夜连续作战、三战方舱,抢抓一切时间突击驰援。在九里亭临时隔离点建设、青浦方舱医院、嘉定区F1赛场隔离救治场所的建设过程中贡献了青春力量!
战“疫”我要上,逆行显担当
首战九里亭。公司党委接到九里亭街道隔离点改造请求,1小时后,第一批队员到达改造现场,进行现场查勘、测量。隔日凌晨4点第二批人员赶到现场,包括从浙江东阳紧急调回的现场负责人田辉,他连夜组织召开施工碰头会,大家一起讨论图纸、施工细节、人员分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建设期间,他担任技术保障组组长,负责现场具体施工管理。他说,星夜赶路算不得什么,这时候我不上谁上。经过几天的奋战,高效优质地完成了402个隔离床位安装和10余间休息室的改造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突击队旗插在战疫一线!电气化公司青年以“一夜成军”的速度惊艳众人,深刻诠释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政治使命,践行了“战疫有我,我先上”的铮铮誓言。

青年代根与刘品在青浦方舱负责物料收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由于疫情管控,材料到货时间不定,经常半夜两三点到货,他们要及时进行数量清点、签收,收料结束往往已经东方既白,凌晨五六点了。由于现场材料、工具种类繁多,需要专人对施工队领取和归还的工具物料进行登记,加上工期紧迫,队伍两班倒,半天黑夜通宵干,各个时间点都有人来领取各种材料、工具,二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为提高效率,俩人一合计直接选择打地铺睡在了库房,保证随时都有人进行管理、登记。牺牲个人的休息,换来了工地运转的高效率,他们认为很值。

再战嘉定。电气化公司自进场以来累计共交付五个隔离舱位,提前3个小时完成了嘉定区F1赛场隔离救治场所援建任务。电气化人在F1赛场飚出新速度的背后,是突击队员们严格执行战时工作机制,责任到人、量化到岗、实化到事的具体体现。

各个小组成员平均年龄不满30岁,但他们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高效实现即时指挥和管理,为嘉定F1方舱的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党员,我先上!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自上海疫情爆发以来,城轨公司上海静安彭浦西系统初雨调蓄池项目参与了多次志愿服务和方舱医院建设。在接到方舱医院建设任务后,项目党支部负责人于坤作为带队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紧急组建了一支青年突击队,迅速带领大家投入到风华中学和新中中学的方舱医院建设工作中。当时的上海最高温度达到35℃,面对污水管道寻找和消杀这一工作,很多同志都望而却步,而于坤却主动扛下了重任,与学校和污水处理公司进行对接,顶着炎炎烈日,一遍又一遍地冲洗污水管道,最终提前找到了末段污水井口,配合污水处理公司进行末端消杀。“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他在这段时间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上海嘉闵线项目26岁的青年员工史昊冉,在疫情发生后,一直想为‘战’疫出一份力,却始终找不到志愿者报名渠道,当得知项目征集志愿者时,他主动请缨上一线,积极投身到这场建设方舱的战斗中。16天,384小时,他每日为大家分发一日三餐、收集上报核酸检测结果、搬运物资、打扫场地等等,组织核酸检测共计523余人次、抗原自检267余人次。“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可能承担不了援建现场最主要的任务,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光和热。”

疫情仍在继续
但逆行永不止步......
静安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