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最紧要的关键阶段,打赢这场硬仗,就要以快制快行动,从严从紧落实。
在这个非常时刻,吉晨卫生同心守“沪”,大家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奔赴方舱医院,以更加坚决有力的行动筑牢抗疫防线。同时吉晨卫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人民政府捐赠一批抗疫物资。(捐赠物资:20箱消毒粉,5箱手消剂,5箱75%消毒纸巾,5台肩背消毒机等)

方舱战“疫”实录—世博篇
世博方舱医院是上海本轮疫情的首个方舱医院,3月26日正式开舱,主要收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有约7300张床位。
吉晨卫生临危受命,迅速集结后勤保障人员,在黄浦区优秀共产党员、公司抗疫总指挥、公司总经理胡延平的带领下,为了顺利完成后勤保障任务,高级经理黄依然带领大家日夜奔忙于梳理防疫流程和后勤保障,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们从统筹物资分配、一日三餐统计发放,生活垃圾清运等等后勤保障,事无巨细都要关心并落实到位,有些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工勤人员和志愿者等一起努力才能完成,工勤人员承担着方舱后勤大量的重活、累活。

方舱战“疫”实录—新国博
新国博方舱医院是上海第一批开设的方舱医院之一。新国博方舱医疗后勤保障工作第一批15名管理人员,由公司副总经理于宝钦带队,于3月27日进入方舱进行开荒工作;第二批人员由华东区市场部张懿带队,9名华东区管理人员组成,于3月29日进入方舱开展工作。
于宝钦副总经理,为更好的了解员工工作动态,配合好方舱工作,吃住在方舱仓库,每天工作20几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新国博”共10个舱馆,15000个床位,10名管理人员带领400多名员工不分昼夜,于3于31日,完成5个舱馆开舱工作,4月4日凌晨10个舱馆全部顺利开舱。我们不但承接馆内保洁、安保工作,还承担“新国博”舱内患者、医护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万人次送餐工作以及仓储运送工作,工作开展顺利,得到方舱各部门一致好评。

方舱战“疫”实录—城市足迹馆
为快速隔离感染者,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除国家会展中心外,上海已改建了一大批方舱医院。其中改建成方舱医院的城市足迹馆,它将全部用于收治来自黄浦区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方舱上下共三层,最大接纳量在2300人左右,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从建设之初到患者收治都处于一个冲刺的状态。时间紧、任务重,但从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到生活用品,能为患者考虑的都尽力而为,这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不眠不休、连续作战。面对方舱2300余床位的规模和迫在眉睫的任务,现代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吉晨卫生闻令而动,在副总经理刘卫文的带领下,火速集结员工抵达方舱开展一系列后勤保障工作。
刚进入方舱时,由于需要立即进入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甚至通宵达旦为迎接病患入院做好环境消杀以及物资保障工作,个别员工出现了思家和不安情绪。了解情况后,刘副总及时与他们交流工作心得,开导并安抚员工们的情绪,鼓舞他们的士气。同时强调目前工作的重要性、使命性以及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平安归来,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打赢这场守“沪”战疫。
大家统一思想后,迅速拟定后勤保障组织架构,全体后勤员工分为两个班次轮流进仓,并在每层楼设立了组长配备领队对讲机,分别与项目负责人进行点对点的工作沟通,分工明确且高效,得到病患、院方及黄浦区长的高度认可,成为了黄浦区内标杆方舱。
在后勤保障工作中,也出现了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吉晨卫生员工在工作中捡到病人不慎丢失的钱包,他第一时间上报给项目负责人,负责人紧急联系了护士长,将钱包交还给了失主,失主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时,她万分感谢吉晨员工拾金不昧的精神!

方舱战“疫”实录—长兴医院
长兴岛方舱医院1号楼拥有1000多张床位,治疗团队由新华医院崇明分院150名医务人员组成,吉晨卫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该楼于3月26日投入使用。在总经理助理周翔的带领下,全体项目部员工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整个长兴岛方舱医院的后勤保障团队,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的早日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

吉晨卫生还承担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浦东医院、东方医院、仁济南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临时执业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医疗点、上海市长兴岛造船厂集中隔离点、上海君爱康复医院等集中隔离点以及各区部分相关隔离点的后勤保障工作。

黄浦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
202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