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以来,上海一直处于疫情高发时段,上海全市人民响应号召,居家隔离,足不出户。居住在闵行区的电气化公司员工张永伟,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一同抵御这场疫情风波。
我在小区当“团长”
与其坐而论道
不如起而行之
当看到集团公司党委发出《在大战大考中扛起责任担当》的号召后。我便决定不再坐而论道,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当时,我们小区里的志愿者多为保安、门卫兼职,年纪偏大,人员数量也远远不够。这样的志愿者队伍无法满足小区日常所需。我开始主动报名志愿者,帮助我所在的这栋楼业主们取快递,减少人员流动,保障楼栋实现“零”感染目标。
我在小区当“团长”
我是党员
也是志愿者团长
随着隔离时间越来越长,居民生活的不便也越来越多。我逐渐发现,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考虑到这个情况,我便在小区业主群里“亮身份”。“我是中铁十五局集团电气化公司的职工,一名有着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为更好助力小区抗击疫情,我建议召集更多年轻人加入志愿团队!”经过斟酌,我在小区业主群众提出建议。

张永伟在小区里帮忙搬运物资但号召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积极响应,我并不灰心,只是更卖力地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偶然间,一位居民把我给楼栋快递消毒的视频发到了群里,居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看到我工作认真,十分专业地消毒杀菌,再想到我平时在群里表现的比较积极,便慢慢对我产生了信任感。随后,数名年轻人找到我申请加入志愿者团队。无心插柳,我因是第一号召人,便成了小区志愿团的“团长”。
我在小区当“团长”
“业务”量翻番
但也有更多人行动起来
志愿团队成立之初,我们主要配合医务人员对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完成小区公共区域的消毒杀菌。随着隔离时间延长,小区居民陆续出现了生活物资紧缺的情况,我们团队又发动一切力量找资源,来满足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

张永伟在小区微信群呼吁帮助独居老人再后来,我们发现小区的保洁阿姨住在地下室,开火做饭很不方便,便组织小区住户自发地帮助她。小区封控药品难以购买,但有些老年人需要长期服药,我便和居委会协调,每周三固定为购药日。听着一声声道谢,身体的疲劳似乎一瞬间就消散了。而在我们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被很多暖人的瞬间反哺力量:小区某户居民在群里说家里没有米了,不一会,门口就多了一袋米;小区一位老人购药时医保卡丢了,志愿者们把这消息发到业主群,不一会卡就找到了……

目前,小区志愿者团队越来越壮大,上海的形势也在一步步变好,我们小区也保持了14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记录。我们坚信,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到来。
静安区企业合同信用促进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