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携手徐汇区劳动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
“守合同重信用”、《民法典-合同编》培训班
----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作“守合同重信用”专题报告
4月27日下午,一场由全国人大代表樊芸主讲的“守合同重信用、铸就企业信誉、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报告会吸引了160余家企业到场聆听。
作为本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之一,本会联合徐汇区劳动协会、上海欣熙尔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远业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了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主题宣讲暨《民法典》实施对企业合同的影响和适用培训会。
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樊芸结合《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上海企业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享誉申城30余年的“老字号”诚信品牌“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背景、社会效应、申报条件、评价内容,强调了契约经济是法治社会的基石。
她指出,“守重”活动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本市企业信用建设不可多得的重要标签和诚信光环,在弘扬契约精神、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企业信誉、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特别是在上海交通枢纽地铁人民广场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集中公示,与各行业的优质企业同台展示,提升了企业实力。她表示,近年来,徐汇广大企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了一批“守合同重信用”标杆企业。在2020年全市公示的2774 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徐汇195家企业上榜,成为全区企业诚信建设的领头羊,为优化徐汇营商环境作出了贡献。她希望徐汇区更多企业加入“守合同重信用”品牌创建行列,以诚为本,以信立业,崇尚契约,笃守诚信,争做“守重”品牌的坚守者、践行者、传播者,最终成为受益者,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全球卓越城市而不懈努力。
民法典到底改变了什么?对企业而言有什么影响?《民法典》实施后,企业合同管理的“坑”有哪些?上海远业律师事务所包于安律师结合具体案例,对“民法典合同编”相关条文作了深入透彻的解读,多维度深入剖析了民法典实施前后的企业合同管理重点。
如民法典实施后发生的纠纷,或者持续到民法典实施后的纠纷,将全部适用民法典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及时通知对方,降低损失;诉讼中提出利息的主张前,应谨慎评估主张利息的基础;要约失效,必须要经过要约的撤销,(明确承诺期限的要约不可撤销);各种合作意向书、框架合同在签订前也应当谨慎评估审核;涉及格式条款的商家需注意格式合同制定时的公平性等。
区合同信用促进会秘书长陈成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