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网站发文,网安部门提醒公众——
八种行为易造成个人信息泄漏
高歌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上购物、聊天、发邮件、打印复印材料等一系列行为都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就可能被诈骗分子盯上,造成严重损失。如何才能避免信息泄露被骗?公安部网站昨天发文提醒,据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透露,以下这8种情况要格外加强防范——
■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
提醒:核实购物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提醒:妥善处理好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提醒: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提醒: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不要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 提醒: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慎在微信中晒照片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包含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信息。
提醒:晒照片时,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网络‘“调查\问卷”、购物抽奖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提醒: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
■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提醒: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摘自2016年3月23日《新民晚报》)